抛弃感性认知,用数学理性来处理乒乓球,比赛
在乒乓球比赛中“凶”和“稳”往往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前者意味着回球给对手的威胁性加大,后者意味着回球更可能上台。很多乒乓球爱好者往往看不清其中的内在联系,一味求“稳”上台,反而下一板被对手轻松进攻得分;或者一味求“凶”进攻,反而失误过多导致输球。如何抛弃自我的感性认知,采用数学和理性来处理每个回合的乒乓球,这是比赛中简单实用的小窍门,能让你在顿悟后马上提高实力。
“凶”和“稳”只是乒乓球回击方式,是过程。而每个乒乓球回合的终极目标是得分。只要达到得分这个目标,采取任何合法击球都是允许的。用数学的两个参数模式,“凶”用威胁性参数来对应,数值从0到1之间变化,当威胁性参数为1时最“凶”,既对手肯定接不住球。 “稳”用上台率参数来对应,数值从0到1之间变化,当上台率参数为1时最“稳”,即球肯定能上台。
当“凶”等于1,“稳”等于1,数学公式算法1(凶)×1(稳)=1(得分)。当“凶”等于1,“稳”等于0,数学公式算法1(凶)×0(稳)=0(得分),既虽然击球威胁性最大,但上不了台也没用,还是不能得分。当“凶”等于0,“稳”等于1,数学公式算法0(凶)×1(稳)=0(得分),既虽然击球肯定能上台,但没有任何威胁,还是不能得分。前面三个公式例子只是极特殊的情况,在实际比赛当中遇到的会更复杂。
这里举一个比赛中简单例子来用上述公式分析一下:小明与大胖打球,大胖发侧上旋球,小明为了求“稳”回球上台而采用搓球,结果每次都被大胖下一板进攻拍死。小明采取有接球策略就是一种下意识的感性认知,错将回球上台当成终极目标。而用数学理性来分析一下,0(凶)×1(稳)=0(得分),就明白这样的处理球方式是对终极目标得分没有一点帮助。
为了得分的终极目标,小明应该采用增加“凶”的成分,用拉球、挑打、进攻等方式来处理大胖发的侧上旋球。虽然这样会减少上台率“稳”的分数,但整体上数值会更接近1得分。比如0.8(凶)×0.8(稳)=0.64(得分),甚至1(凶)×0.5(稳)=0.5((得分)就意味着50%得分概率,两个接发球能得1分,也是一个很成功的接发球回合了。
乒乓球爱好者在比赛中应该经常用这个数学理性公式来衡量处理球的合理性。特别是在接发球环节,一定要克服将乒乓球接过去就OK的想法,必须给对手一定的威胁性才能达到得分的目的。在相持过程中,也要把握好“凶”和“稳”的关系。只有掌握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才能使你的乒乓球水平更上一层楼。
文章来源:《应用数学》 网址: http://www.yysxzzs.cn/zonghexinwen/2021/0611/762.html